哈尔滨一曼街上树荫婆娑,赵一曼红军小学校内书声朗朗,这是纪念英雄最好的方式。
近日,记者拨通了赵一曼孙女陈红的电话,听她讲述数十年来,她如何循着奶奶的足迹,用行动续写红色家谱。
陈红在东北财经大学演讲
墙上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一位年轻女子抱着一个婴孩,这是陈红童年时期对奶奶唯一的记忆——赵一曼抱着年幼的“宁儿”,眼神温柔又藏着坚毅。
“那时对奶奶是抗联英雄没有概念,只知道长辈们提起‘李坤泰’(赵一曼原名)时,言语间满是敬重。”直到长大后,陈红才逐渐拼凑出奶奶的故事:那个拒绝裹脚的四川姑娘,那个投身革命的女战士,那个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的赵一曼。
20世纪80年代,陈红第一次踏上黑龙江这片土地。在赵一曼被捕的小屋前,陈红仿佛听见了穿越时空的枪声与呐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热血,那一刻才真正懂了‘英雄’二字的分量。”她说,在哈尔滨,一曼街、一曼小学、一曼公园……走过每一处,都觉得奶奶就在身边。这些革命印记深深刻在每一个哈尔滨人的记忆里,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展开剩余50%退休后的陈红,成了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在今年初的一场宣讲中,陈红说:“每次到东北,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地人民对我的奶奶以及其他抗日英雄那种发自肺腑的崇敬和怀念。”
陈红参加赵一曼烈士事迹展
“不能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父亲“宁儿”的教诲,陈红记了一辈子。并把父亲的教诲,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孩子,“我就希望他们对得起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这种坚守,恰是英雄精神最生动的延续。
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陈红明白,奶奶那代人用生命守护的信仰与精神,正传递到新一代手中。而她要做的,就是让这份浸透了热血的初心与使命,永远像火焰般炽热,如繁花般鲜活。
从白山黑水到巴蜀大地,赵一曼的精神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跨越千重山水,始终激荡着滚烫的赤诚。如今,赵一曼的名字依旧被传颂。人们讲述着她英勇无畏的事迹,传承着她坚贞不屈的精神。每逢清明,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一曼公园,向这位女英雄献上一朵朵洁白的花。
英雄虽逝,精神长存,如同那面永不褪色的红旗,在岁月的长风中猎猎飘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布于:北京市嘉喜网-配资门户网官网-实盘杠杆配资-配资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