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个车间,诞生了全中国第一块无重稀土50SH。”10月1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绵阳市,在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星永磁”)生产基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浩向记者介绍了这一重大突破。
▲巨星永磁生产车间里诞生了全中国第一块无重稀土50SH
稀土不是土,却是现代工业的“隐形心脏”。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从低空飞行器到人形机器人,稀土在高端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稀土永磁材料则是以稀土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永磁材料,也是巨星永磁专注的方向。这一链主企业似乎专为“破纪录”而生:它的注册资本金为业内最高,项目建设速度行业最快,同时今年计划实现产能2.5万吨,届时公司单体工厂规模也将跃居行业第一。
创下行业项目建设最快速度
为四川稀土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
展开剩余81%在巨星永磁的生产车间,一块块银白色、拇指大小的磁钢通过机器,随着“咔嚓”一声,瑕疵产品被拍照识别,合格产品被打包发往某电动自行车企业。
▲稀土永磁材料被誉为“磁王”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17种特殊金属元素的统称,它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工业维生素。”黄浩介绍,稀土永磁材料则是以钐、钕等稀土金属与钴、铁等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永磁体,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具有高磁能积、强剩磁和抗退磁特性,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强磁场”,这是目前已知磁性最高的材料,被誉为“磁王”。
稀土永磁材料听起来颇为高端,而实际上它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巨星永磁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了手机、音响、吹风机、电钻、无线充电器、磁力棒玩具等日常用品,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应用到稀土永磁材料。
▲许多日常用品都会应用到稀土永磁材料
巨星永磁的成立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市场。黄浩介绍,巨星永磁是由四川巨星集团、盛和资源、绵阳科发集团等企业于2022年共同投资成立,其注册资金达16亿元,为业内最高。“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3C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黄浩说。
▲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16亿元
虽然成立仅三年多,但巨星永磁已创下多项纪录。黄浩告诉记者,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于2022年5月签约建设,2023年6月实现全流程生产和成品产出,投产仅3个月实现订单和产值均突破亿元大关,创造了行业项目建设最快速度。
“这一项目的建设意义,在于将四川的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制造优势,为四川稀土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黄浩表示,公司致力于帮助四川放大稀土战略资源优势,为川渝地区打造世界级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巨星永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志着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认可。
公司已申请专利132件
计划今年产能达到2.5万吨
现场探访中,黄浩提到了一个专业名词:无重稀土材料。据了解,无重稀土材料是指稀土元素中不含重稀土元素的稀土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较强的光学性能和独特的磁性、电性能力,因此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正是在这个车间,诞生了全中国第一块无重稀土50SH。”黄浩表示,一系列重磅产品的推出,印证了公司的科研实力。
▲黄浩介绍公司的科研实力
过硬的技术实力正是巨星永磁快速发展的关键。在公司展厅内,墙上密集陈列着一系列资质和专利。据介绍,公司刷新了多项行业纪录,现已申请专利132件,已授权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47件。去年11月,巨星永磁研发出了“超高性能58SHT磁钢”,今年2月,该产品实现量产下线,其综合性能实现了行业新突破。
这一产品有何“磁性魔力”?据介绍,“超高性能58SHT磁钢”实现了超低稀土甩片微观组织调控、气流磨粉体形貌优化、高效扩散、超低杂质元素四大核心技术突破。通过一枚吸附在铁板上的成年人食指头大小的“超高性能58SHT磁钢”,实验人员轻松提起了一块重达2.7公斤的铁板。“它的磁吸力在同等体积的情况下,会比常规产品高5%—10%,同时它的使用温度相对传统的磁钢从100℃提高到了150℃。”黄浩说。
有了技术作为支撑,尽快上规模成了当务之急。黄浩介绍,公司计划今年产能达2.5万吨,届时巨星永磁的单体工厂规模将跃居行业第一。“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永磁材料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黄浩说。
此外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据介绍,巨星永磁已吸引4家核心外协加工企业从沿海迁至绵阳。黄浩表示,这几家企业实现了三个月投产、半年满产,巨星永磁不仅为其提供订单,还有效发挥着技术赋能的作用。同时他透露,吉利、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也已前来洽谈对接,公司业务将进一步拓展。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媛
发布于:北京市嘉喜网-配资门户网官网-实盘杠杆配资-配资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