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苏州市防蚊灭蚊行动,结合近期苏州 “锋前增温” 导致最高温达 29℃、叠加阴雨天气形成的 “闷热潮湿” 特殊气候,以及疾控部门持续提醒的登革热输入性风险,10 月18日,姑苏区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紧急统筹协调,联合辖区共建单位、环卫部门、专业消杀单位,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及热心居民共计50 余人,针对以居民生活为主的史家巷、聚焦花鸟市场的皮市街、正推进征收搬迁的大新新村九幢三大特色片区,及周边居民楼、居民大院、沿街商铺,开展以 “清洁家园、蚊虫防治” 为主题的专项行动,用实际行动筑牢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提前部署,紧扣区域特色与风险形势
“根据苏州疾控10月最新提醒,当前仍需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加上近期‘高温 + 阴雨’的闷热环境,三大片区风险点各有不同:史家巷作为居民集中的老街巷,大院楼道杂物多、积水易滞留;皮市街花鸟市场人流密集,鱼缸换水、花卉灌溉易形成积水,蚊虫传播风险高;大新新村九幢正处征收搬迁阶段,部分待拆房屋内堆积物多,成为蚊虫滋生‘盲区’。”
为确保行动高效,旧学前社区提前一周启动筹备:一方面分类宣传 —— 向居民大院和楼道张贴防蚊灭蚊宣传海报,重点提醒清理阳台积水、楼道杂物;向皮市街花鸟市场经营户发放防蚊灭蚊宣传单,指导规范处理换水废水、花卉托盘积水。另一方面针对各片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史家巷侧重居民大院卫生整治与入户排查,皮市街聚焦市场公共区域消杀与经营户指导,大新新村重点清理待拆房屋堆积物与周边死角。
展开剩余63%10月18日清晨7点,细雨微凉,参与人员在旧学前社区集合。社区工作人员按片区分发一次性防护手套、口罩、垃圾袋、雷达喷雾,分别奔赴史家巷、皮市街、大新新村。
精准攻坚,破解各片区蚊虫孳生难题
史家巷:居民街巷里的 “院落清洁战”
“史家巷23号的公共楼道堆了旧家具,高温天容易藏蚊虫,咱们一起搬到楼下清运点!”“张阿姨,您家阳台的花盆托盘有积水,高温下半天就能生蚊蚴,我帮您倒了吧!” 针对史家巷居民集中、院落密集的特点,志愿者们以居民大院为单位,逐院开展 “三清行动”:清理楼道堆积物、清理院落积水点、清理公共区域垃圾。
在居民大院内,志愿者们逐个排查,共清理废旧家具、破损花盆等杂物 6 车;消杀人员则重点对大院下水道窨井、墙角缝隙喷洒药剂,在居民公共区域放置灭蚊灯,构建 “院外消杀 + 户内防护” 的双重防线。
皮市街:花鸟市场里的 “摊位防护战”
“王老板,您这鱼缸换水后的废水别直接倒在地面,容易形成积水,我给您拿个专用水桶,满了咱们统一倒到市场污水处理点!” 在皮市街花鸟市场,工作人员与经营户紧密协作,聚焦 “源头控蚊”。
环卫工人们重点清理市场内的排水沟渠,用高压水枪冲洗淤泥与烂叶;志愿者协助经营户清理摊位周边积水,指导花卉经营户使用 “托盘架空法” 避免积水,向鱼缸经营户发放吸水棉,及时吸干地面水渍。消杀人员沿市场通道、摊位角落喷洒药剂,在垃圾桶周边、市场出入口设置灭蚊灯。“以前高温天市场里蚊子多,顾客来了坐不住,现在清理消杀到位,对生意也有帮助!” 经营花卉的陈老板笑着说。
大新新村:征收搬迁中的 “死角清零战”
“大新新村一期已经征收的房屋由于长期未有人居住,被附近未拆迁的住户堆了不少旧纸箱,下雨后积了水,高温天蚊虫特别多,咱们赶紧清理出来!” 针对大新新村征收搬迁阶段杂物堆积的问题,工作人员重点开展 “死角清零” 行动。
在待拆房屋集中区域,工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清理废旧衣物、塑料瓶等堆积物5车,对房屋门窗进行临时封堵,防止蚊虫飞入;对拆迁区域周边的下水道、绿化带等点位,消杀人员进行重点消杀,消除蚊虫孳生环境。
长效守护,构建片区化防控体系
旧学前社区书记李纳表示,此次行动通过精准匹配各片区特色,破解了不同区域的蚊虫防治难题。下一步,社区将继续结合片区实际,细化防控措施,推动 “专项行动” 向 “长效治理” 转变,让居民在洁净安全的环境中生活,为健康苏州建设贡献社区力量。
发布于:江苏省嘉喜网-配资门户网官网-实盘杠杆配资-配资网站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